看客心態:娛樂化和媚俗化
(1)看客的獵奇心態與媒體媚俗化。
公眾心理在較多方面類似,如獵奇心態、求異心理等,這些又往往與快感、矛盾、沖突等本能關聯。這些公眾心理,助推了媒體的媚俗化。媒體的媚俗化,是媒體以公眾感興趣的內容來吸引公眾注意力、迎合公眾獵奇心理,甚至對公眾低淺層次審美情趣的遷就。
媒體的媚俗化,在內容上表現為追求低俗,例如庸俗和片面地看待嚴肅和高尚的事件,追求獵奇、渲染暴力,鼓吹享樂主義,漠視苦難死亡、缺少人文關懷,等等;在形式上表現為迎合公眾,例如語言庸俗化,視覺沖擊力強而內容匱乏、蒼白等。
媒體媚俗化,直接導致公眾文化品位的全面降低,甚至出現削弱公眾社會責任感的
后果。
(2)看客的娛樂心態與媒體娛樂化。
看客心態中最典型的是娛樂心態,主要表現兩個方面:第一,自主選擇娛樂素材;第
二,以自我愉悅為評判標準。看客心態導致媒體為了提高收視率而娛樂化。
媒體娛樂化,是指娛樂性節目在所有節目中所占比重增大的現象。在此情況下,新聞
類節目被擠壓,導致新聞類節目的娛樂內容增多,甚至嚴肅新聞也用娛樂來包裝。
媒體娛樂化的特征,在表現形式上,“故事化”敘述方式成為主導,在語言文字
上夸張煽情;在設計上,過分注重娛樂性和游戲特征。娛樂新聞比重增大,呈“平民
化”趨勢,選秀節目層出不窮,甚至嚴肅新聞也用娛樂方式來包裝。
5.局外人:知行相斥
網絡的觀眾在每場事件中都是局外人,加之網絡游戲的虛擬效應,容易造成部分群眾
的局外人心態。其中最為典型的特征是知行相斥。
局外人由于不需要擔負責任,不需要承擔后果的懲罰,也不需要考慮可行性,因
此,在網絡空間中,往往趨向于非理性狀態和極端狀態。局外人的狀態,導致了網絡空
間中,“知”的科學知識和“行”的實際實踐,難以知行合一、相得益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