輿論炒作分析
轉型期的網絡輿情,從網絡傳播和網絡運行這兩個角度來看,具有典型的階段特征,即輿論炒作。
(一)“沉默的螺旋”和“聒噪的少數派”
1.“沉默的螺旋”不完全適用于網絡時代
“沉默的螺旋”(the。piral of silence)是從西方引入的大眾傳播理論,它構建了一種“理想模型”: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,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,就會積極參與進來,使得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;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(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),即使自己贊同它,也會保持沉默。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,如此循環往復,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,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。
“沉默的螺旋”理論,在傳統的傳媒背景和成熟的社會心態環境下,具有顯性的規律特征。但是在轉型期的網絡時代,由于該理想模型所處的環境、主客體、受眾心理、傳播渠道、信息監管控制方式等,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,此理論已不能完全適用。
2.“非主流”最能滿足圍觀心態
網絡時代,由于圍觀心態作祟,往往是正常的觀點在潛水和遭冷遇,而非常態的觀點和特立獨行的行為,在獵奇心理的鼓動下,更容易得到正常圍觀者的推崇和吹捧。
“聒噪的少數派”是指,分布在兩個極端的“非主流”,往往更容易受到整個群體的關注和推崇。這就形成了“聒噪的少數派”和沉默潛水的大多數人的格局。
需要特別說明的是,這里的“非主流”不是貶義,而是指非常態,是內容或者形式的與眾不同。非主流程度越高,非常態的比例越大,越能滿足正常圍觀者的獵奇心態。 |